为进一步激励研究生开展原创性研究,培养科学精神,启发创新思维,产出原创性、高水平、代表性科研成果,推动学术创新与社会贡献,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办法》(武大研字〔2021〕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学科发展的特色和实际情况,特制订此评选细则。
一、 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审委员会和评审工作组。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组专家遴选、评审结果审核等工作,评审工作组负责申报者材料审核、候选人初选、现场答辩等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评审委员会组成:
主 任:彭国军
委 员:张莉、曹 越、张立强、罗 敏、任延珍、艾浩军、杨敏
二、 参评对象
(一)评选对象为在籍和毕业2年内的研究生。对于科研成果特别优秀的毕业研究生,其毕业时间要求可适当放宽。
(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诚实守信,品学兼优,创新能力突出,无违法行为,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
三、 奖励等级
奖励等级 | 奖励额度 |
特等奖 (研究生学术创新校长奖) | 8万元 |
一等奖 | 5万元 |
二等奖 | 1.5万元 |
特等奖推荐名额不设上限,参与学校统一评选;一等奖推荐名额、二等奖获奖名额参照学校当年规定。
四、 申报条件
学术创新奖参评成果不得在国家奖学金和其他各类专项奖学金的申报中重复使用。
参评论文须发表在下列目录中:
1. Nature、Science期刊;
2. 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学科SCI期刊;
3. CCF推荐学术会议和期刊;
4. CACR推荐学术会议和期刊。
期刊的增刊或会议的Workshop、Poster、Short Paper等均不满足要求。
(一)特等奖申报条件:
特等奖旨在奖励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难题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产生标志性成果,为科学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为学校赢得声誉的拔尖研究生,申报者代表性科研成果具体体现形式可为:
1.获得国家级重大科技奖项,个人排名前五(以获奖证书为准),奖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作为主要成员撰写的著作被列为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或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个人排名前三,撰写字数不少于10万字)。
3.在学科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
4.作为主要成员撰写并提交的咨询报告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予以重要批示并产生重大影响。
5.其他类型代表性科研成果,如发现重大安全漏洞等。
(二)一等奖申报条件:
一等奖奖项旨在奖励在学术创新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或创造明显社会效益的优秀研究生,申报者参评学术成果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之一:
1.学术论文。在学科领域高水平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
2.发明专利。研究生本人为主要发明人,已获授权且有转让协议或获得推广应用,产生较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学术、科研获奖。国家级与重要省部级学术奖项、省部级重要科研奖项。
4.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GF标准,且正式颁布。为第一完成单位,且研究生在学生作者中排名第一。
5.国家级竞赛获奖且成绩突出(赛事列表见附件1)。
6.重要安全漏洞。
7.其他类型代表性科研成果。学校认定的重要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报送国家部委、省委办公厅,获省部级主要领导明确批示并产生较大影响的咨询报告等。
(三)二等奖申报条件:
二等奖旨在奖励在学术创新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并对推动学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出色研究生,申报者参评学术成果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之一:
1.学术论文。在学科领域较高水平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
2.发明专利。研究生本人为主要发明人,已获授权且有应用证明,产生一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GF标准,且正式颁布。在完成单位中排名前3,且研究生在学生作者在排名第一。
4.国家级竞赛获奖且成绩较突出。
5.一般安全漏洞。
6.自主开源软件成果。
7.其他类型代表性科研成果。学校认定的主要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报送国家部委、省委办公厅,获省部级领导明确批示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咨询报告等。
五、 参评成果署名要求:
(一)论文成果需正式发表或见刊。论文署名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论文通讯作者应为研究生指导教师。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第一单位)应为下面的方式:
“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qy球友会,qy体育球友会,千亿球友会”或“qy球友会,qy体育球友会,千亿球友会”
Key Laboratory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rusted Comput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Cyb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Cyb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二)科研获奖署名要求。必须为科研奖项的主要参与单位,研究生在获奖者的学生中排名第一。
(三)授权发明专利署名要求。授权发明专利第一专利权人为。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或导师为第一发明人研究生为第二发明人。
(四)标准署名要求。申报一等奖署名要求:为第一完成单位,且研究生在学生作者中排名第一;申报二等奖署名要求:在完成单位中排名前3,且研究生在学生作者中排名第一。
(五)竞赛获奖认定要求。研究生以所获国家级竞赛奖项申报学术创新奖时,须排名前3,如获奖成绩突出,可申报一等奖。
(六)漏洞发现署名要求。认定需提供下列证明之一:
①获得CNVD原创漏洞证书,证书上贡献者单位须为;
②漏洞相关信息已提交至国内有关单位,已获得CVE编号、CVSS评分不低于7分,并说明漏洞影响目标系统或软件的主流性。
申请人为漏洞成果主要发现人,一个漏洞只能用于一个学生申请学术创新奖。漏洞成果申请奖项级别需由评审委员会判定。
(七)自主开源软件成果认定。申请人需同时满足以下2个条件:
1.在国内知名开源社区提交至少6个功能性代码或漏洞修复PR,其中至少3个被合入;
2.向国内知名开源社区开源项目提交总代码行数达500行及以上(需提供相应证明),或获得国内知名开源社区颁发的奖项(需提供相应证书或证明)。
该成果只认定第一完成人,单位须为qy球友会,qy体育球友会,千亿球友会。须由申请人提供相应证明。该成果申请奖项级别需由评审委员会判定。
六、 评选程序
(一)个人申请。符合申请条件的研究生须填写《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申请表》(需提供科研成果支撑材料、证书复印件、论文收录检索报告等),经研究生导师审核后,连同相关申请材料一起提交到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
(二)学院审核推荐。评审委员会遴选出评审工作组专家,对参评学生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并初选确定评审答辩候选人名单(不超过学院推荐人数的150%)。评审工作组组织开展“学术创新奖”公开评审答辩会,成立由教师和研究生代表组成的评选小组(不少于7人),对候选人进行现场评审,打分排序,确定特等奖和一等奖拟推荐名单以及二等奖拟获奖名单。评审结果将在学院网站进行不低于3个工作日的公示。特等奖与一等奖的材料审核、初选、公开答辩一起进行,二等奖的材料审核、初选、公开答辩在国家奖学金结果公示之后进行。
本评选细则从2025年“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开始执行,由qy球友会,qy体育球友会,千亿球友会“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qy球友会,qy体育球友会,千亿球友会
2025年7月